全力搶攻新興市場,明緯印度高速成長

瀏覽人數 : 1528

明緯印度提供當地銷售、倉儲與售后服務,擴展龐大內需商機。
 
前言:車子奔馳在邦加羅爾國際機場聯外道路,明明不久前還是荒涼的地皮,但現在亞馬遜、波音、富士康都來了。在一片令人躍躍欲試的榮景氛圍中,全球標準電源第一的明緯也在這處「印度硅谷」首度建立產線,搶攻「全球人口新霸主」的龐大內需商機。    
 
早在20多年前,高盛前首席經濟學家吉姆·奧尼爾(Jim O'Neill)就提出「金磚四國」(BRIC)一說,讓印度被視為明日之星。不過印度真正高速崛起,則是在疫情改變世界后,隨著地緣政治的演變、龐大人口帶來的內需,加上全球制造業的瘋狂搶進,嘗到經濟發展大爆發的甜頭。
 
回首過去,明緯早在疫情前便已鎖定深具業務潛力的國家,持續開拓新藍海市場,當時便以「BRIK JAMP KTV」為目標,也就是金磚國度中的巴西、俄羅斯、印度,加上南韓、日本、紐澳、馬來西亞、菲律賓、美國( Kansas州)、土耳其、越南,作為集團密切觀察的潛力市場。經過數年布局,如今印度與土耳其相繼出線,成為加碼目標。
 
明緯選在此時重押印度,并非單純只是看上低廉的生產成本,更是著眼于分散風險,并將目光放遠于印度龐大的內需前景,準備以在地化深耕,加大南亞市場拓展力道。
 

◎◎印度潛力無限 豐沛人力與市場規模成優勢

 
今年七月底,印度裔的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教授Arvind Panagariya在《時代雜志》撰文,探討印度經濟實力是否有朝一日將超過美國。他提到單看新冠疫情爆發前,印度就連續保持15年GDP成長8%的亮眼成績,而美國在同時期的GDP成長則不到2%。如果彼消我長的態勢持續下去,印度總有一天會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。
 
但是光看目前的人均GDP,印度想挑戰全球經濟霸主,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趕,因為眼下印度人均GDP還不到中國的兩成,更只有美國的5%。不過他認為反向思考,集結資本與豐沛的勞動力之后,「超中趕美」的印度,成長空間無可限量。
 
印度的優勢,來自大量且年輕的勞動力,根據聯合國發布的預估,印度將在今年取代中國,一躍成為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;而現今全世界屆滿25歲的人口當中,每五人就有一人來自印度,相較其他地區紛紛面臨人口老化窘境,印度充沛的勞動力,也意味著可能擁有更高的生產力與創新力。這個現況,標示了印度的成長潛力與當今所處的國際地位。
 

◎◎落實在地化 加碼布局印度硅谷

 
回溯過去,明緯耕耘印度市場已經超過20年,為了擴大布局,增強競爭力,早在疫情爆發前就已準備前往邦加羅爾(Bangalore)設廠。
 

明緯集團海外區 鄭志得執行長(前排右二)與亞澳區 吳政道協理(前排左二)帶領明緯印度團隊持續深耕當地市場。
 
最關鍵的原因,在于印度盡管早在1991年就已宣布市場自由化改革,但在總理穆迪打出的「印度制造」策略下,不斷對進口零組件與電子產品課征高額關稅,以關稅、反傾銷等方式設下極高壁壘,保護本土工商業發展。以工控類電源來說,進口關稅就有12%,而LED電源更高達27%,倘若再維持整機進口方式叩關市場,未來將面臨拓展不易的阻力。
 
為了打破困境,明緯選定印度南部的邦加羅爾作為灘頭堡,除了地勢高、氣候相對涼爽、干燥,另外當地也有「印度硅谷」之稱,擁有印度歷史最悠久的科研教育機構—印度科學理工學院(Indian Institute of Science)、印度天文物理研究所(Indian Institute of Astrophysics)等一流學府與研究機構。而邦加羅爾也成為跨國制造業首選,比方明緯印度分公司附近就有ABB、緯創等知名企業群聚。
 
但擁有良好的地理、人才優勢還不夠,投資印度非易事,過往就有不少案例鎩羽而歸。明緯不僅在疫情最艱困的時期完成建廠,而且投產第一年就獲利,究竟它是怎么辦到的?
 

◎◎突破疫情建廠 第一年投產就獲利

 
首先,明緯組織了在地精銳團隊,人員編制不多,但能集結力量,突破疫情局限,不斷推動進度。再來,明緯建立了完整SOP流程,以系統性的傳承,讓建廠變得更容易復制。
 
在一租下廠房就面臨封城的困境中,明緯團隊只能以遠距溝通方式,逐步落實廠區規畫。除了以拍攝影片等方式進行生產配置教學,明緯早前于菲律賓設立海外生產線的經驗,也在印度建廠時派上用場。
 
走進井然有序的明緯印度廠區,兩層樓的空間除了行政辦公區、倉儲,還有一條完整的電源產品組裝產線。由于首年投產就獲利,因此目前正規畫開出第二條產線,也準備物色合適地皮,計劃五年內完成購地自建生產基地的目標。


印度明緯產線導入SMT自動化貼片技術,未來每年總產量將達近百萬臺。
 
以印度市場發展現況來看,目前仍以LED電源與工控類電源產品居多,不過放眼未來,明緯將呼應印度政府全力布建5G通訊、綠能(陸域風機)等產業趨勢,發展更多電源業務。也預計從目前的4家經銷商,拓展至印度全境約10家經銷商的規模,讓MEAN WELL品牌能見度在南亞市場更形擴大。